再生橡膠抗車轍劑造粒代加工_橡膠再生改性塑料代加工
1. 原料配比
- 相容劑用量:非極性體系(如PE + 天然橡膠)添加3 - 5%的PE - g - MAH;極性體系(如PVC + 丁腈橡膠)使用5 - 8%的CPE。
2. 溫度與剪切參數
- 溫度控制:避免溫度過高導致橡膠降解或塑料分解,如PVC再生料加工溫度需控制在160 - 180℃。
3. 助劑添加
- 抗氧劑:復合使用主抗氧劑(如1010)與輔助抗氧劑(如168),總用量0.8 - 1.2%。
- 增塑劑:針對硬質再生塑料(如PS),可添加5 - 10%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(DOP)改善流動性。塑料顆粒代加工主要指將回收塑料或新料通過破碎、造粒等工藝制成可再利用的顆粒,以下是典型工藝流程、配方及關鍵參數,結合再生料與新料加工特點整理:
一、主要工藝流程
1. 原料預處理
- 回收塑料分揀與清洗:
- 按材質(PE、PP、PVC、PET等)分揀,去除金屬、織物等雜質。
- 用破碎機破碎成5-10cm碎片,經熱水+清洗劑(如Na
再生橡膠抗車轍劑造粒代加工_橡膠再生改性塑料代加工OH溶液,濃度2%-5%)清洗油污,再用摩擦清洗機(轉速800-1200rpm)去除殘留雜質,后脫水干燥(熱風干燥機,溫度80-120℃,時間2-4小時,含水率≤0.1%)。
- 新料若受潮,需烘干(如PA料需120℃真空烘干4-6小時,含水率<0.05%)。
